“我要是找不到工作,就把你卖了。听说深圳那边忙着搞建设,需要很多农民工去干苦力,你就很合适。”
将闾才不怕他,直接喊爹告状:
“我哥说要卖了我!”
秦政忽略了他们的吵嘴:
“今日出门都看出什么了?”
扶苏坐下先喝了一碗水,才回答:
“政策应该很快就下来了,已经有人租了厂房进了机器,还发了招工通知,最快五天内就可以开始投产。”
厦门的动作比他们预想的要快。
可见消息灵通的聪明人不少,真想抓住机会做生意的,可不会傻乎乎地等到政策下达才开始行动。
你说他们提前办厂有问题?人家只是进了器械而已,还没开始投产,也没销售。
非要说的话,我拿我的钱和票买点东西回来放着碍谁什么事了?何况敢提前做准备的人,明显有后台,不会有人去抓他小辫子的。
那这种人很有可能就是不愁销路的。
如今卖衣服还是走的供销社路子,但是想把货铺进去,并没有那么容易。人家供销社有稳定的合作伙伴,为什么要收你的产品呢?
所以没点关系,还真不敢直接就办厂,得担心货砸在手里头。
将闾就问:
“那其他人岂不是办不起来厂子了?”
扶苏摇头:
“可以办,我打听到有人在准备开百货商店,货源都联系不少了。据说半个月后开张,我猜是半个月后政策就下来了。”
果然,半个月后私营的百货商店开张,搞得热热闹闹的。不过这年头还没什么促销活动,所以热闹归热闹,后世常见的开业大促是没有的。
扶苏进去转了一圈。
私营商店的好处是买东西不要票,但不要票的东西按照市场价就会贵一些。毕竟票也是得花钱换的,不要票的商品只是在售卖环节省了一些过程而已。
以前去供销社买东西,人家是不会允许你不给票的,加钱也不成,必须得你自己先弄到票来再说。
除非是瑕疵品,瑕疵品不要票,可以原价购买。但瑕疵品一般轮不到外头的人买,售货员自己私下里就消化了。
自家用不到,总有亲戚朋友能用到。
扶苏挑了一些性价比高些的商品买了带回家,逛都逛了,不买总觉得白来一趟。
扶苏把弟妹和小崽子拎过来上课:
“同样是在百货商场的商品,都是日用品香皂,有的贵一些,有的便宜一些。你们以前去过供销社应该也见过类似的情况,知道是为什么吧?”
将闾积极回答:
“生产成本低啊!这个也太简单了,哥你问点困难的。”
扶苏没搭理他,点了清婉回答。
清婉想了想:
“供销社那边,可能真的是因为成本低。却不一定是生产成本低,有可能还包括运输成本。”
比方说本地附近生产的,运过来几乎没什么运费。别的地方生产的,生产成本差不多,但是要多一些运费。
扶苏点头:
“不错,还有呢?”
清婉眨了眨眼,不知道了。
她不懂经商。
她不懂,荣禄就更不懂了。剩下三个凑数的小崽子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不说话,见扶苏看过来就齐齐露出讨好的笑容。
活像学渣见到了班主任。
扶苏啧了一声:
“家里真是没一个靠得上的,后继无人。”
反倒是秦政,跟着儿子熏陶这么久,或多或少领悟了一些商业套路。本来只是旁听打发时间的,这会儿开口为晚辈们解围了。
秦政提醒道:
“价格战。”
三个大的还是一脸懵,三个小的……
舜华南嘉指望不上,桥松却突然悟了:
“我知道了!厂子主动降价,想增加自己的销售量!”
扶苏颔首:
“对,就是这样。”
国营厂子是不屑于打价格战的,民营厂子可不管这个。刚起步的民营厂子为了能把货给铺开,并不介意压榨一下利润。
像扶苏打探到的那个厂子,等政策下来了才开始生产,没赶上百货商场铺货,也不用和他们竞争价格。
可私底下肯定还有别的厂子,偷偷提前生产了一批。这种消息就比较隐蔽了,没让扶苏这个初来乍到的打听到,不然扶苏都知道了,他们早就被抓了。
这一批就是明显没有后台的。
所以为了能叫百货商场愿意接纳他们的产品,少不得要进行让利。
扶苏猜测,他们应该把利润压榨得比较低。这样才能在给百货商场更多提成的情况下,还让商品价格比别家要低。
扶苏把商场里几个香皂的生产厂家和价格都罗列出来,让弟妹们仔细看。
“这几个价格高的,应该是从国营厂子拿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