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59章(2 / 2)

出城立刻告知秦国。

秦国这会儿还没围困邯郸,所以都城内外来往倒是不太困难。消息传出去后,李信带着骑兵恰好在那一带驻扎,可不是一抓一个准。

信都没送出去,李牧总不能隔空听说赵王要任命自己。

秦军大喜。

赵国就这么稀里糊涂没了,等李牧得知此事的时候,事情已成定局。他一个北地将领总不能领着赵国残部率众反抗,赵王都已经投降了。

扶苏愉快地给李牧将军写信:

“我见曹操给谋士写情书,效果很不错。我来试试给李将军写信,看他吃不吃甜言蜜语这一套。”

秦政微妙地顿了顿:

“你可以试试。”

而后又示意儿子别写的太过火,毕竟先秦时期南风盛行,免得传出绯闻来。

扶苏一想也是:

“那我就写另一种风格的。”

比如求贤若渴那个方向,画大饼,跟李牧描绘未来的美好蓝图。在现代见识过那么多画饼的套路,忽悠个耿直的李老将军应该不难。

秦政:你高兴就好。

拿下赵国后,放眼望去已经没有敌手了。楚国?楚国很快就要陷入内斗了。

秦始皇攻楚那会儿,楚国的内部还算太平,属实是没赶上好时候。其实往前推几年,就秦国和赵国酣战的时期,楚国正在为了王位争夺。

——或许也正是因为内乱,才没有及时对秦灭赵一事做出反应。

当时楚幽王死了,同母弟弟继位。楚人趁机质疑楚幽王和其弟不是楚考烈王的亲生子,而是春申君的儿子。然后把弟弟砍了,他们的舅家也被一并干掉。

但舅舅李园是楚国实际意义上的掌控者,他一死,短期内楚国肯定要乱。哪怕新任楚王会趁机夺权,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消化吸收。

扶苏一边安排攻魏的事情,一边和父亲吐槽汉朝人编故事都一个套路。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说赵姬怀孕后才嫁给子楚,又说李园的妹妹怀着春申君的孩子嫁给楚王。

也不知道是司马迁偏爱这种剧情,还是先秦时期的人们偏爱这种编法。不然怎么那么巧,同一时期的两个国君都有类似的谣言。

扶苏忽然灵光一闪:

“我知道了。”

秦政侧目:

“你知道什么了?”

扶苏忽然想通了:

“楚幽王是不是楚考烈王的儿子我不清楚,毕竟史册也没记载他娘是入宫多久生下的他。说不定就是楚王负刍为了上位捏造的谣言,用来打击政敌的。”

秦政示意他继续说。

扶苏冷笑着说:

“众所周知,六国人特别喜欢给秦始皇造各种谣。哪有那么巧,前头一个楚幽王背上了这个骂名,秦王政就同样也有了类似的传闻?别不是听过这个故事的楚国人故意的,把自己听过的故事往秦始皇身上套。”

毕竟嬴政的出生记载很明确,赵姬在嫁给子楚十二个月后生下嬴政。哪家妇人能怀孕十二个月产子的,秦始皇的出身怎么看都不该有争议才对。

除非有人故意给他泼脏水,不然不会有类似的传闻。而会恰好编个故事和楚国那个相似度如此高的,基本就是楚国人干的了。

这种事情楚国干的还少吗?记载中尉缭曾经说过秦始皇长相丑陋,大概率也是这群人编的。

而将自己听过的故事套用到秦始皇身上,这个操作也同样不是头一回了。

比如孟姜女哭长城,一开始就是齐国的事情,莫名其妙变成了秦始皇干的。

且最初没有哭长城这个剧情,就是单纯地向齐侯控诉自己丈夫死了自己只能在郊外吊唁。她丈夫是齐国武将,为了齐国攻打莒国而战死,她要求宗室都去吊唁她的丈夫。

后来西汉宗亲刘向在《说苑》里加上了哭城墙的剧情,说她哭完城墙就崩塌了。唐朝的贯休诗作又把它移栽到秦朝,直接跨越了三百多年。

说起来,《说苑》这部小说集里写了不少秦始皇的谣言,比如坑儒。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