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错?京兆编籍多少?去年是多少?”
宇文泰听到这数字,顿时有些不淡定,来不及等到苏绰作答,自己便从席中跃起,一把夺过公文来仔细查阅确认,片刻后才难掩惊容的说道:“有古怪,有……速召崔士约入府,不管多晚,我在府中等他!往年他在事虽然强直、但也诚恳,今若因贪位夸言,我法非虚设!”
崔訦年初才任京兆尹,距今未满一年,却直接扩户两万余家。这在宇文泰看来是非常不合理的,心里已经认定崔訦是狂言作假。
“月前臣已召崔士约入府对质,所奏都是事实,但事中也确有隐情。”
苏绰从身侧掏出一叠文册,一脸珍重的两手奉上,这文册他已经随身携带数日,每每掏出欣赏一番,都不免大感惊艳,以至于疲惫都消减许多。
“京兆情势复杂,我的确因崔士约在事强直才委他此职,盼他能从强从速治乱。但他即便有这样的强悍骨气,也绝难……”
宇文泰还在叹息忿声,可当视线落在苏绰递上的文册最上面一张时,话音陡地停顿下来,手捧那文册喃喃自语:“这文体……”
“这文体新奇,臣前也有见,虽然笔势仍散,但这行墨方法却深有大家方法。”
苏绰闻言后,也忍不住夸了夸这字体美观,继而又连忙说道:“但这并不是重点,请主上细翻诸文,便可明白崔士约何以扩户迅猛。”
宇文泰闻言后便又翻阅下张,动作又顿了一顿,然后便翻阅的越来越快,脸上的惊奇之色也越来越浓:“这文籍是专人抄写?也不对,字距勾划一模一样,难道崔士约他、莫非他东州族员群迁关右,助他……”
宇文泰不可谓不精明,但见识所限让他一时间猜不到重点,甚至生出了整个博陵崔氏都入迁关中、一起帮助崔訦官事的猜测或者说幻想。
“崔士约确有东州故亲入关,但也并非举族,仅仅一人而已。此员名李伯山,随高太尉一同归义,年中我还曾在若干将军府上观其书体,记忆犹新。”
苏绰瞧着被宇文泰翻看的乱七八糟的文册,不免有些心疼,在旁人看来这些文册或是枯燥乏味,但在他眼中却是处处透着美感的艺术品。
“李伯山?我知此子,但他与此又有什么关联?”
宇文泰再怎么贵人事忙,也不会健忘成性,极短时间内接连听到这个名字,想忽略也难。听到苏绰所言,脑海里下意识出现荆原上那个丰神俊朗、一箭射死惊逃野兔的小将。
“主上,此子大才啊!观其运事简约,臣亦羞不能及。”
苏绰先将这印刷文书讲解一遍,然后又捡起一张散落在地上文册小心翼翼抚平,感慨说道。
第0072章 高平县男(求订阅!)
人有的时候太好说话,就会被视为软弱,得不到态度端正的对待。
从杜昀借郑满之口探听李泰明年还要不要续约,李泰就觉得这家伙态度有点问题了。
居然还跟自己打马虎眼,明明瘾头不小,还想一毛不拔,也真是异想天开。大概仍然是把李泰当作之前那个被乡豪排挤抵触、事事谨小慎微的外乡新客。
李泰倒也不想彼此关系闹得太僵,就算这个杜昀再怎么欠缺威严,毕竟也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县令。他还做不到在西魏官场上呼风唤雨,将人前程玩弄鼓掌。
同郑满做了这么一场戏,总算是让杜昀态度变得端正起来,答应李泰只要做好他所许诺的人事铺垫,县衙一定会保证调度用工。
将杜昀礼送出门后,李泰归堂后便开始准备游说乡里大户的事情。
他这里刚刚将名单列好,庄人来告,道是原司徒府故员吴参军来访。他便放下手中笔,着员将人请到堂上来。
吴参军名吴敬恩,虽然人到中年但仍是一言不合就要开干的火爆脾气,但面对李泰时还算恭敬,登堂之后便长作一揖。
“月前在外繁忙,不暇与诸位告别。吴参军去而复返,莫非行台授官事有波折?”
李泰同这些人交情不深,只是避免高仲密和自己遭受牵连,才将这几人拉到商原庄上函授进修,此时见到对方,自然想到这方面来。
“月前离乡,已经自赴行台注历,候时待授,请李郎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