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13节(2 / 2)

同样的炮,同样的火药,圆锥形的炮弹射程最远,命中率也最高。

其次是加了木底座的炮弹。

之前普遍使用的圆球炮弹,不论是射程还是命中率,都被甩在了后面。

不信邪的蒋登贵等人,进行了多次试验,最终也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结果。

只是改变一下炮弹的形状,竟然就能有如此明显的改变,再次让众人感到不可思议。

蒋登贵想到更多,炮弹都有如此明显的改变,那新火铳和新火炮的威力又该有多大?

陈景恪也没有吝啬,开始详细的为火器工匠们,讲解火器的各种原理。

很多东西工匠能听懂,很多东西他们就是有听没有懂了。

陈景恪也没有强迫他们去理解。

目前来说,知其然就已经足够了,无需知其所以然。

-----------------

今天发生的事情,很快就送到了朱元璋桌案上。

看到陈景恪弄出流水线生产法,又改良火器,他表情平淡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认识这么久,他已经习惯了。

陈景恪既然主动提出要去军器局,那肯定是有所想法的。

而且根据他以往的风格,这个改变还会非常大。

现在这个结果,不过是有一次印证了猜测罢了,没什么值得奇怪的。

他更加好奇的是另外一样东西:

“万物之理,理科,力学……真想早点看看,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何如此的神奇。”

很快他就收起好奇心,下令军器局全力研究新式火器。

军器局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

文管集团的关注点,是太孙给所有工匠发棉衣。

太仁慈了,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明君。

于是新一轮的吹捧又开始了。

武将一方则更关注火器改良,接下来几天,不少将领来到军器局,亲眼看看新炮弹的威力。

就连徐达都没能例外,他来的还是最快的。

当时第一批颗粒火药正好制作完成,新火药新炮弹,威力比之上次又有所提升。

亲眼目睹了改良后的火器威力,军方将领都非常兴奋。

催促军器局加紧生产颗粒火药和新炮弹,至于新式火器的研究,也不能落下。

其实不用他们催促,蒋登贵已经抽调了最优秀的火器工匠,一起研究新式火器。

陈景恪也没有置身事外,几乎有空就去军器局,和工匠们一起研究新式火器。

期间又出手改良了许多工具。

大约半个月后,第一把火绳枪问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