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o1节(1 / 2)

想多了。

但这个位置又必须有人坐,那他宁愿是陈景恪。

首先陈景恪的能力他确实很佩服。

其次陈景恪数次帮过他。

他和胡惟庸的事发的时候,陈景恪帮他求情,之后又和马娘娘一起做局让老朱原谅他。

这次复出,也是借着陈景恪的改革为契机。

关键是,陈景恪把‘法治’概念毫不保留的传给他。

从这一点来看,陈景恪算是他的老师。

李善长虽然善妒,但作为一名文人,最基本的尊师重道还是懂的。

于公于私,于情于理,他对陈景恪都非常的佩服。

所以,李善长才会主动把这把椅子让给陈景恪。

至于徐达,他现在是真佛系。

长女徐妙云是燕王妃,未来的燕国王后。

小女儿徐妙锦是钦定的太子妃,未来的大明皇后。

长子徐允恭和朱雄英、陈景恪关系莫逆。

他什么都不需要做,帮皇帝看好军队就足够了。

未来徐家就是大明第三望族。

至于为啥是第三,第一肯定是朱家。

如果让皇家在陈、徐之间二选一,根本就没有任何悬念,定然是徐家消失。

所以第二只能是陈家。

不过徐达也很满足,前三甲啊,这要是在不满足就要天打雷劈了。

所以他心态很平和,什么都不需要争。

当然他也不能争。

有时候争的太多,就是自取灭亡。

你一个外戚要掌握军政大权,你想干什么?

陈景恪都懂的道理,他不可能不懂。

但他和李善长也有差不多的想法,这个位置我不坐,其他人想坐也要先问问我的意见。

陈景恪坐,他自然是支持的。

两家的关系实在没的说,不只是现在要好,未来也基本是绑定在一起的。

陈景恪的儿子,就是自己未来的外孙女婿。

他的女儿,就是自己未来的外孙媳妇。

如果有多余的孩子,那肯定是和徐允恭的子女结亲。

可以说,几十年后的事情,今天就已经确定了。

在自己没有办法争的情况下,他自然要抬陈景恪一手。

啥,你说陈景恪也需要低调?

那是以前,现在他也渐渐羽翼丰满,不怕别人的攻击了。

况且现在大明朝野,谁不知道他才是无名宰相。

以前你问阁老们头上的人是谁?

大家都会说是太子、皇上、太上皇。

现在大家会说,阁老们头上是陈伴读,陈伴读上面才是皇家三人组。

所以,他再低调就没什么意思了。

邱广安支持陈景恪的原因就不用多说了。

他要是敢不支持,下一刻就会因为走路先迈左脚被罢官。

接着就会因为走路没有先迈左脚,被驱逐出算学圈子。

还剩下四位内阁学士,则选择了随大流。

因为不管怎么轮,这第一把交椅都轮不到他们。

何必为了这事儿得罪陈景恪呢。

于是,陈景恪就这样,坐上了代表人臣极限的头把交椅。

-----------------

大家都坐好之后,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陈景恪,包括朱元璋、朱标和朱雄英三人。

老朱开口说道:“景恪,你把大家都叫来,有什么大事吗?”

陈景恪干咳一声,说道:“有几件大事,需要尽快拿出主意。”

“先说第一件,去探索炎洲的人回来了……”

第384章 分封的深层次谋算

探索炎洲的人回来了?

除了提前知道消息的朱标和朱雄英,其他人露出了不同的表情。

老朱和徐达是很高兴的。

对老朱来说,这意味着承诺的分封可以落到实处了。

徐达高兴则是,军队又有了努力的方向。

军功爵制的优点很多,但缺点也同样很大。

没有足够的战利品,这套制度就维系不下去,侵略性拉满的军队可能会自残。

也有人无所谓,李善长、邱广安都属于这种。

大明实在太富有了,生产能力太强,对国外的商品没有任何需求。

这也是古代先辈扩张不是很热衷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外界实在没啥需求,远方的土地打下来也无法治理,扩张往往得不偿失。

汉唐虽然打出去了,但对西域等地方,也只有安全方面的需求,没有太大的经济需求。

没有利益,自然也就无法驱动人心。

李善长和邱广安虽然和陈景恪接触很多,但他们都是老派文人。

在眼界方面,始终还是差了一筹。

几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