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o3节(1 / 2)

说是海王分封,可海外的地是有限的,适合分封亲王的并不多。

总不能随便找一块蛮荒之地,将他们丢过去吧。

鲁王、蜀王、湘王,都加冠了,封国还没着落呢。

眼瞅着代王、肃王、辽王也长大了……

再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群臣还真怕朱元璋改变主意,重新在大明内部搞藩王制度。

现在朱元璋主动提出将亲王封到炎洲去,那可真是太好了。

封,必须封。

炎洲那么大地儿,封十个亲王过去完全没问题。

别说太上皇和皇上的儿子,未来太子多出来的儿子,也照样能封过去。

还能将多余出来的人口迁徙过去,减轻大明的耕地压力。

啧啧,简直太完美了啊。

因为这件事情,众人对开发炎洲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对于投入资源什么的,那是不遗余力。

要多少有多少,一定要尽快把炎洲开发出来。

为大明开疆拓土,我辈义不容辞。

唯有了解老朱为人的徐达和李善长,相互看了一眼,都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

炎洲、分封亲王、勋贵大分封……

如果他们还想不到什么,那就真的太蠢了。

现在亲王都封过去了,别的勋贵还有的选择吗?

不过他们并没有说出来,这么大的事情,还是不要瞎传的好。

朱元璋自然知道大家的想法,却并没有说什么。

先让你们高兴着,等将来大分封的时候,有你们哭的。

咱的儿子都封过去了,你们还想挑三拣四?

呵呵。

咱不当皇帝了,照样能杀人。

众人很快就拿出了一套大致的开发方案,计划三年内在炎洲建立稳定的定居点,并着手进行分封。

至于细节,具体怎么做,自有下面的人去做。

这件事情商量好,朱元璋再次将目光看向陈景恪:

“还有什么事情吗?”

陈景恪颔首,问道:“秦王的信您也收到了。”

“关于他提议,趁帖木儿无力东顾的时间节点,出兵拿下西域的策略,不知您有何看法?”

第385章 不打西域打天竺

秦王的建议?

众人表情都严肃起来。

朱樉的奏报是半个月前送到的,对于他的战果,大家反响平平。

最多就是喊一句秦王英勇善战,然后惋惜他误入歧途。

主要是离的太远了,缺少代入感。

就连内阁成员,都很少有人能理解这一战的意义。

也不怪他们,帝国计划现在只有几个人知道,不理解也是很正常的。

但知道这份计划的人,都非常兴奋。

这是立足之战,打赢这一仗秦国才算是在安西立住脚。

同样,这也是帝国计划的关键一战,赢了就可以事半功倍。

陈景恪在兴奋之余,还多了一份惊讶。

朱樉这能力太强了吧。

那可是帖木儿啊。

五倍的兵力差距,野战中正面击败帖木儿,太出人意料了。

虽然陈景恪一直坚信,大明可以打败帖木儿。

但对方毕竟是安西霸主,他内心还是很重视对方的。

没想到朱樉一出手就玩的这么大。

什么才是战斗民族?

这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

如果我们的祖先战斗力不强,是如何从一个小部落称霸黄河流域,然后建立天朝上国的?

考古学家在襄阳发掘出一条四千多年前的长城,就是南方部落用来应对华夏扩张的。

最终结果不说大家也都懂。

反正就是,这块土地上的一切统统都融入了华夏,大家成了一家人。

秦汉隋唐,哪个不是战斗力拉满。

然后带宋把脸丢尽了。

现在,大明终于又找回了当年的自信以及战斗力。

对于弟弟的求援,朱标没有丝毫犹豫,全部予以满足,并且还发大手一挥翻倍给。

不过对于他提出的,朱棡出兵拿下西域的的建议,大家则陷入了犹豫。

休养生息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基调。

大明内部变革不断,也需要时间让大家适应新制度。

此时开启大战,大家还是持谨慎态度的。

况且大明也并非就真的无战事了。

云南那边的蛮夷叛复不定,若非沐英苦心经营,恐怕早就生出乱子了。

即便如此,朝廷也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治理。

然后就是草原,蚕食计划前年就已经开始了。

以水泥堡垒为据点,一点点占领草原之地,压缩北元的生存空间。

这一项计划,牵制了大明太多的精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