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45节(2 / 2)

以后自己当官了,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

就算贪,有些钱也不能动,而且最好干一些政绩出来。

有政绩护身,只要不是天怒民怨的大罪,有很大概率能得到减刑。

这是大家根据朱元璋处理贪官的实际案例,总结出来的规律。

只能说,在利益相关的时候,永远不要小瞧人的主观能动性。

摸索上位者的喜好,根据实际发生的事情,推测上位者做事的规律,在官场可以说是最基本的能力了。

不具备这个能力的,很难晋升高位。

很快众人就翻到了想要看的那篇文章。

一个很陌生的作者写的,前面的分析吹捧就略过不提,在文章末尾该作者提出了一个质疑:

现在的南洋可不是当初的莽荒之地,从开海的角度来考虑,这里就是大明的大门。

如果这里出现实力强大的国家,就会从海上堵住大明的出海口。

所以,从战略角度考虑,南洋不宜出现特别强的封国。

这也就意味着,要分封至少十个亲王过去。

可是大明的成年亲王不够用,这个问题要如何解决?

看完这篇文章,众士子不禁为这个作者的胆量感到敬佩。

这番分析,直接对亲王的忠诚发起了质疑。

当年朱元璋为了推行分封,可是杀了很多人的。

殷鉴不远啊。

所以即便是支持分封,大家也不会在公开场合质疑亲王的忠诚。

而是鼓吹,亲王能力出众,封到外面能开疆拓土,为大明屏障。

现在不但有人质疑了,还敢发表在报纸上。

实在是胆大包天。

不过大家马上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能刊登在大明周报上,就说明得到了上面的允许。

也就是说……

众人都露出了然之色。

太上皇不会怀疑自己的儿子,可当今皇上却会怀疑自己的兄弟啊。

这大概率是皇帝故意让人放出的风声。

这才对吗,皇权面前无父子,更何况是兄弟。

众人越想就越觉得这个猜测是正确的。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皇帝可以吹风敲打自家兄弟,并不意味着别人就能借风生事。

太上皇可还活着呢,头版就是他杀人的报道。

他不会拿皇帝怎么样,却可以拿下面的人泄愤。

谁都不想触碰老朱的逆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