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25节(2 / 2)

“他的人品和能力你是知道的,应该信得过他。”

蒋瓛‘咚咚咚’磕了三个头,说道:

“谢陛下,臣死而无憾。”

朱元璋起身亲自将他搀扶起来,说道:

“这几日就不要来宫里了,好好陪陪家人,享一享天伦之乐。”

“等送走家人,再来宫里见我。”

蒋瓛起身说道:“臣告退。”

目送他离开,朱元璋露出一丝冷笑:

“当年咱让天地变了颜色,今日就再为这天下换一换心。”

-----------------

最新一期的大明周报,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全国各地。

还有一部分,被送往各军。

其中一支锦衣卫,快马加鞭追上神机营,将报纸送到了徐允恭手里。

他看过之后,再次感受到了朝廷的决心。

同时也松了口气,做思想工作的教材,有了。

作为全军统帅,他一直在关注将士们的心理变化。

因为按照军功计算的缘故,将士们对此行并不反感。

毕竟打仗是军功,救灾也是军功,而且危险性还更小。

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大家之所以愿意,不是因为什么族群大义,而是军功。

这已经偏离了陈景恪和朱雄英最初的计划。

换成一般的将领,肯定不会管那么多。

只要我任务完成就好,管下面人怎么想的呢。

然而他的身份不一样,太子妃的亲兄长,和陈景恪、朱雄英又私交甚密。

他想要尽可能的配合两人的计划。

他了解陈景恪和朱雄英的真实用意,灌输大义思想。

救民护民是军队的职责,军功只是他们行大义的奖赏。

只是现在的情况,明显已经跑偏了。

大家眼里只有军功,没人在乎什么大义不大义的。

同样是救灾,光有军功没有大义,和旧军队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今天他们能为了军功救民,明天就能为了军功害民。

熟知详情的他,也一直在想办法改变这种情况。

数次找抚慰使们开会,让他们将这一点传达给将士们。

但他只是个将领,并不是玩意识形态的大学者,不懂如何做思想工作。

抚慰使们比他也好不了多少,虽然他们一直都是负责思想工作,但也只会照本宣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