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53节(1 / 2)

很多人都在骂他以强权服人,打压异己思想云云。

然而更多人却选择了支持。

老朱得知他采取的办法,笑的一整天都没合拢嘴:

“早就该这样了,否则哪来那么多麻烦事儿。”

马娘娘还是比较理智的,叹道:“这事儿不该由你来做,让雄英来做更合适。”

朱标也颔首道:“是啊,恐怕会有损你的声誉啊。”

陈景恪很是感激,但却有不同意见:

“如果我自己都不敢为了我的道冲锋陷阵,又如何来说服其他人?”

“我现在才明白,以前很多人其实都在观望。”

人都不喜欢改变,尤其是不愿意接受陌生的改变。

当他们发现朝廷给了他们原地踏步的机会,就会停下来。

如果朝廷的态度足够坚决,他们就会强迫自己跟着改变。

这次的事情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陈景恪亲自出手,把最顽固的那批人送到圣贤庙过苦日子。

虽然遭到了很多非议和谩骂。

但洛下学宫剩余的那些人,都秒秒钟改变了立场。

再也没有人说什么大同思想太激进,需要过渡,需要时间适应什么的。

当然,倒不是说他以前的过渡政策做错了。

那会儿革新派人才不够,且大同思想还没有成型,确实不适合彻底和守旧派切割。

可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就没必要再和他们磨磨唧唧了。

要么接受新思想,过上新的生活。

要么就抱着陈旧思想,去无人的角落自生自灭去吧。

眼见陈景恪觉悟,马娘娘也终于笑道:

“不错,你就是太心善了,给了那些人太多机会,这次做的就很不错。”

心善吗?或许吧,陈景恪默默的想道。

他只是希望多转化保留一些人才罢了。

但有时候确实需要一些雷霆手段。

纵观全世界,中国是变革最彻底,也是最成功的国家。

日韩是我们最熟悉的国家,现在是什么样子大家有目共睹。

即便是创造了新思想的欧美,其国内依然残余大量旧思想。

至于那些边缘小国就更别提了。

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成功的转型?

就是因为那个人的‘极端’手段,强迫所有人必须接受新思想。

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对整个社会的改造。

让中国搭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末班车,为互联网时代中国的彻底崛起奠定了基础。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正确的思想加强硬的手段。

-----------------

就在朝廷对守旧派发起总攻的时候,凤阳那边也开始了接连不断的大动作。

留守衙门被烧,钦差桑敬生死未卜,在凤阳来说可谓是十二级大地震。

就连最普通的百姓都知道,事情大发了。

平日里嚣张跋扈的老朱同乡,也都变得老实起来,街头混混也全部消失。

但在平静的表面下,却是暗流涌动。

冯汝杰等人频繁出手,意图在新钦差到来之前,将自己之前的手尾清理干净。

粮仓里缺少的粮食,被重新填满。

各种账目做的一清二楚。

有些不该存在的人,也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有一双眼睛一直在默默的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元月二十三日,朝廷派来调查此事的人员终于到达。

冯汝杰等一众官吏集体到码头迎接。

只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官船上首先下来的不是钦差,而是一群手持火器的禁军。

朝廷竟然派神机营保护新任钦差?

冯汝杰心中一沉,看来朝廷不准备息事宁人啊。

不过他依然不担心,首尾早就收拾妥当了,怎么都牵连不到自己身上。

很快,一名身穿甲胄的将领,在一群人的簇拥下从船上走下来。

冯汝杰等人都有些疑惑,莫非朝廷派了个武将当钦差?

没有先例啊。

不过他们也不敢多犹豫,连忙上前迎接。

然而,等他们看清楚那名将领的模样后,心跳骤然一停。

桑敬?他怎么在这里?

冯汝杰还以为自己看错了,使劲擦了擦眼睛。

没错,就是他。

这……

虽然还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可能掉进了一个陷阱。

其他人的情况也比他好不了多少,一个个都犹如见到鬼一般。

桑敬走到他们面前,讥笑道:“诸位看到本侯,似乎很吃惊啊。”

冯汝杰用手抖的手,擦着额头不停冒出的冷汗,挤出一丝难看的笑容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