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81节(1 / 2)

如此一来,想堵住皇帝的耳目,就会变得更困难。

陈景恪等他们消化的差不多了,才继续说道:

“如果仅靠议员自发的提交资料,对朝廷来说就太被动了。”

“而且,大明的疆域太辽阔了,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大家都只根据自己本地情况提建议,很可能会给其他地域带来麻烦。”

“所以,议会有必要更加主动一些。”

老朱点点头,说道:“具体要如何做?”

陈景恪回道:“每隔三到五年,就将所有议员召集到一起开会。”

“在这个过程中,来自天南海北的议员,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

“而且也更容易集思广益,解决一些重大问题。”

至于为什么三到五年召开一次大会。

很简单,交通太落后了。

云南这些地方,往来一趟京城需要大半年时间。

如果每年召开一次,这些地方的议员啥也别干了,净赶路了。

不过可惜,对于这个提议老朱持反对意见:

“将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很可能会惹出乱子,咱觉得还是谨慎一点为好。”

话虽然很委婉,但意思很明白。

甚至马娘娘和朱标,也都表达了相似的意思。

朱雄英则没有发一言。

他不说话通常代表着,与老朱等人意见相左。

只不过作为儿孙辈,他不会当面和长辈唱反调而已。

所以,陈景恪也完全不着急。

反正有朱雄英在,很多事情无需着急。

先把这个类议会的东西弄出来。

将来找机会,将离京城比较近的议员召集到一起开会。

让老朱他们亲眼看看实际效果——如果那时候老朱他们还在的话。

到时候再慢慢扩大到全国也不迟。

接下来,众人就围绕这个方向,将这个类议会的机构全面梳理了一遍。

并拿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最后朱雄英说道:“这个方案暂时先不动,先趁着专项行动的机会,把执法权给分拆了。”

“等这件事情解决了,再回头慢慢弄立法权的事情。”

这个提议自然也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而且,朱雄英做事有计划有分寸,思想激进行为却很稳重。

这尤其让老朱、马娘娘和朱标满意。

他们最怕的就是朱雄英盲目变革,现在看来,是可以放心了。

第577章 继续无题

说话间就已经到了中午,用过午饭之后朱雄英和陈景恪就离开了。

朝廷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处理,还等着他们处理呢。

况且这么长时间不露面,也容易引起其他大臣的无端猜疑。

徐妙锦也回到了坤宁宫,作为皇后她也同样不能长时间不在。

朱标则有些犯困,回自己的宫殿补觉去了。

等大家都离开后,马娘娘叹道:

“景恪思考的东西,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广阔的多啊。”

老朱知道他指的是什么,说道:

“是啊,都以为大同世界不过是他构思出来的,一个永远不可能达成的目标。”

“给世人提供一个参照物,让世人知道前进的方向。”

“哪知道,他竟然会为这个理想世界,构思政治制度。”

马娘娘说道:“物资充沛,精神富足……人人如龙。”

“如果世界真能变成他说的那个样子,全民直选还真就是最好的制度。”

“大家都能从理性角度出发,选出最合适的那个人。”

老朱猛摇摇头,说道:“真到了那个时候,任何制度都能让天下大治。”

马娘娘反驳道:“话虽如此,但全民直选无疑是最合适的。”

“至少是我们……景恪能想象到的,最合适的制度。”

因为他们连全民直选都想不到,更别提其他了。

老朱也不得不认同他的话:“确实如此,就是不知道他到底构思了多少种制度。”

“我有种感觉,他并没有将肚子里的东西全倒出来。”

马娘娘笑道:“嗐,这不是明摆着的吗。他肚子里到底藏了多少东西,没有人知道。”

“有些也确实不适合说出来,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老朱也颔首道:“是啊,这就是他最聪明的地方,能掌握好分寸,不说不该说的话。”

“这次若非为了算计欧罗巴,他也不会透露出这么多东西。”

说到这里,他忽然笑了起来:“也不枉我们这一通忙活,总算是把大明的制度框架给构建完成了。”

“五权分立(立法、军权、行政、执法、监察),执法权也被一分为二。”

“各个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