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9章(1 / 2)

“这倒是个绝佳的藏身之处。”敬晖曾这样对袁恕己说,“便是朝廷追捕我等,也绝查不到这个地图上都没有的小小镇甸。能帮咱们的幕后人,绝对是个对西域情势十分了解的人物。”

“外兼手眼通天,胆大包天!”桓彦范在他们身后补充道。

他们也曾数度讨论过其人到底是什么来路,无非就是几个方向,一个是李姓宗嗣,一个是突厥汗国中的有识之士,还有一个……就是内附的部族领袖。

可眼前这个还不到二十五岁,入仕不到十年,由郭元振、姚崇、魏元忠等一步步提拔上来的青年,硬是哪个条件都不符合。

他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力量,哪里来的那么大的权力?

他们心中的疑问实在太多,一时半刻都不知如何开口。

洛北把他们的疑惑模样收入眼底,他不打算按着这三人的节奏与他们谈话,此刻反倒先开了口:

“至于我为什么要出手拯救三位,其实是个很简单的道理,武三思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三位相公既然与武三思不合,那便是我的朋友。三位相公落难,那我自然要出手。”

桓彦范见他把一件滔天的大案轻描淡写地讲的如同打猎射箭一般轻易,内心已是一叹,谁说眼前这个青年不是个胆大包天的角色!当年在朝中怎么没有人看出来?

洛北见桓彦范神色有异,知道他心中所想,便干脆将自己此来的目的和盘托出:

“三位相公,如今朝中武三思已经因罪引咎辞职,他的那些党羽也有不少丟职罢官,现在我想三位回朝,向圣上和皇后揭发当年那桩冤案的真相,早日为国除害。”

袁恕己一直静默不语,听他这么说,心中才有了几分计量,问道:

“洛郎中,我问一句话,你不要介意,你既然有如此决心,又有手段,为何不直接杀了武三思,反而要救我们这些老朽,再靠我们借力打力呢?”

他自己便与王同皎等人谋划过刺杀武三思——在长安城中劫杀一个人,肯定比千里迢迢,分兵救下三人,再安置在一个住所,两年间加以保护和供给要来得容易得多!

洛北微微一笑,道:“袁公,武三思固然可恶,但他背后所代表的势力才是真正祸国殃民的根源。只杀一个人,是不可能改变这一切的。”

他说得义正严辞,三人虽然面色不变,但内心已经微微波动。

“三位相公在朝中多年,深知朝政之弊,若能重回长安,定能肃清奸佞,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这是再明显不过的虚言吹捧,但对三位失势已久的朝廷重臣而言,算是难能的安慰。

敬晖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沉声道:“洛郎中,你既然有此大志,为何不直接上书皇上,反而要暗中行事?”

洛北叹了口气,道:“敬公,你我都是明白人,如今朝中奸臣当道,皇上身边尽是武三思之流,我若上书,只怕书未到皇上手中,我人已先遭毒手。”

洛北这话已经有一多半是在扯谎了——武三思能权倾朝野,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善于揣摩上意,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五王之冤,天下皆知,李显岂能不知?他只是不能放纵有威胁皇帝权力的重臣罢了。

桓彦范点了点头,道:“洛郎中,我承认你说得有理,既然是你救了我们,我们自当报答……还请你告诉我们,你希望我们怎么做?”

洛北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夜色。

夜色沉静如水,四下里伸手不见五指,只是个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光的夜晚。

洛北缓缓说道:“我打算助三位相公重回朝堂,铲除奸佞,还天下一个太平,只是,三位相公要做一件事……”

“什么事?”敬晖、桓彦范、袁恕己三人异口同声地问道。

洛北回过头来,目光如炬:“向皇后低头!”

三人闻言,脸色皆是一变。韦皇后,作为当今皇上李显的皇后,既是后宫之主,又在朝政上也颇有影响力。武三思之所以能够权倾朝野,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韦皇后的暗中支持。

桓彦范第一个变了脸色:“不!士可杀不可辱,叫我向那个女人低头!不可能!”

袁恕己也苦笑道:“我知道洛郎中的想法,是要靠皇后的力量帮助我们除掉武三思。但我们一贯反对后宫干政,与皇后嫌隙颇深,她哪里可能帮助我们?我们就不能换个人选……譬如,太平公主殿下,或是相王殿下?”

袁恕己曾经担任相王府司马,自然更希望回到相王李旦的身边。就算相王李旦的力量不能帮助他回到朝堂,也能让他不再受洛北这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的辖制。

洛北微微摇了摇头:

“袁公,你可以不答应我,可以继续在这里过自己的日子,我保证你的安全和一应供给。但我绝不能允许你去寻相王。说句不中听的话,三位现在身上还有阴谋叛乱的罪名,除了皇后之外,没有人能帮你们洗清。你现在去寻相王,只会给武三思一个株连李姓宗嗣的借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