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33节(2 / 2)

“我们强行设立民爵,很容易起到反效果。”

“我以为不妨先放出风声,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然后再引导舆论。”

“等时机成熟了,朝廷再顺水推舟拿出民爵之法,阻力会小很多。”

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他的主意确实更加稳妥。

陈景恪也赞同的道:“现在理科还处在萌芽状态,真正要迎来大爆发,还需要一段时间酝酿。”

“民爵的事情倒也不急于一时。”

“不妨按照太上皇的意见,等新式肥料的效果进一步证实,再顺势设立民爵。”

“有粮食增产的功绩在,就算在顽固的人,也不敢阻挠此策。”

老朱见他都同意了,也不再说什么。

于是这件事情就此确定。

接下来他们讨论了另外一件事情,惩奸除恶。

老朱杀气腾腾的道:“必须重拳出击,尽快将这股歪风邪气制住。”

“如此才能腾出手来,建设景恪所说的产业链。”

朱雄英也恶狠狠的道:“本来我还想给他们几个月时间自我整改,现在没必要了。”

“明日早朝我就宣布此事。”

第551章 无题

惩奸除恶计划,自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首先要私下和重臣协商,让他们做好准备,然后才能对外公布。

接下来两天,朱雄英和陈景恪一起召见了各要员,同时也给各封疆大吏去了公函。

对于这么大的行动,一开始大家自然是下意识的反对。

这倒是也能理解,如此大规模针对社会风气的行动,不符合几千年来的治国理念。

大家也担心,这么做会造成很多冤假错案,乃至引起民变。

况且,这也不算是啥光荣的事儿。

哪个朝代要是发生类似的事情,遮掩还来不及,哪会大张旗鼓的搞什么专项行动。

那不是给自己脸上抹黑吗?

总之,大家反对的理由很多,而且还都说的过去。

如果换成别的朝代别的统治者,或许就打消这个念头了。

但现在他们面对的是朱雄英和陈景恪。

陈景恪没有用大道理去游说,而是拿出了一系列的详细数据。

犯罪频率增加了多少,给百姓带来了多大的伤害,给朝廷带来了多大的管理成本,造成了多大的经济损失。

这些数据是锦衣卫、金钞局和大理寺联合统计的,非常的权威。

同时还有三部门给出了预测,如果朝廷不出重拳,会带来多大的恶果。

这个预测不是什么,道德败坏之类的套话,同样是一系列的数据。

数据是最能说服人的,看到这一行行触目惊心的数字,就算是再保守的人都沉默了。

再加上内阁、大都督府,以及幕后的那些大佬都已经点头,一众重臣也只能同意了这项行动。

这些人无不是一派领袖,能影响大半个朝堂的人。

当大家统一了意见,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